税务筹划的两个重要手段

发布日期:2024-06-27 10:01:50

点击:

在确定税务筹划的目标后,我们开始研究下一个问题,就是通过什么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税负?通俗的说,税务筹划的手段包括:1、业务筹划;2、运用节税工具。

业务筹划决定了纳税人的交易方案,决定了其实施的某项交易是否属于应税行为,是否享有税收优惠政策,以及交易中的应纳税所得额与适用税率。

而运用节税工具则是在确定交易方案后,进一步降低应纳税所得额、降低适用税率,达到降低应纳税额的目的;以及在缴纳税款后,通过退税、财政返还等方式减少交税净支出,从整体上降低税负。

32.1.jpg

以下我们就详细展开介绍:

(一)业务筹划

纳税人为了达成一项交易目的时往往存在多种交易方案,不同的交易方案税负不同。出于经济学理性人假设,市场交易主体在确保实现交易目的的情况下,一定会选择交易成本最低的方案。而交易过程中的税费往往是最大的交易成本,因此理性交易主体必定会选择交易税负最低的方案。

由此可见,业务筹划是指,在确保实现交易目的的情况下,选择税负最低的交易方案。

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税收征纳关系的产生是以民事法律行为为基础,不同的民事法律行为在税法上的定性各有不同,由此导致最终税负不同。有些民事法律行为属于应税行为、有些不属于应税行为、还有些虽然属于应税行为但依据税收优惠政策可以减免税收。

所以,业务筹划的关键不仅仅在于对税法规则的精通程度,而在于对业务知识、民事法律规则与税法规则的有效衔接,从整体上选择一条兼顾各类利益的方案。

32.2.jpg

(二)运用节税工具

节税工具为笔者自创的概念,并无权威的定义。笔者个人认为,节税工具是节税资源的载体。节税资源包括免税利益、抵税利益、返税利益、优惠计税利益、优惠税率利益、递延(迟延)纳税利益。以下我们就详细展开介绍:

1.免税利益

是指通过选择特定的交易主体进行交易,符合税法规定的免税情形。包括:离婚分割财产免税、继承财产免税等。

免税利益的载体包括各类符合免税条件的交易主体。以离婚分割财产免税政策为例,纳税人为了实现以离婚方式将自己名下的房屋过户给特定的人以达到免税过户目的,需要找个异性自然人办理结婚离婚后续,以该异性作为房产转移的中间载体。该异性自然人人头就属于节税工具,而支付给该自然人的报酬就是使用节税工具的对价。

2.抵税利益

是指通过增加成本、费用等方式降低应纳税所得额,进而降低应纳税额;简而言之,就是通过降低计算税费的基数以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抵扣利益包括:进项税额、财产原值、可弥补亏损、成本费用、免税额、起征点等。

抵扣利益的载体(节税工具)包括:(1)进项税额: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多的企业等(2)财产原值:亏损企业股权、坏账等(3)可弥补亏损:亏损企业等(4)成本费用:发票、收据、自然人人头等(5)免税额:自然人人头、残疾人、退伍军人、大学生、小微企业等(6)起征点:自然人人头、个体工商户等

3.返税利益

是指在缴纳税款后通过退税、财政返还等方式将已缴纳的税款中取回部分金额;简而言之,就是从总账上降低税负。包括:退税、先征后返、即征即退、财政返还。返税利益的载体(节税工具)包括:(1)退税、先征后返、即征即退:享有退税、先征后返、即征即退资质的企业等(2)财政返还:享有财政返还政策的园区注册的企业等

4.优惠计税利益

主要是指通过税法赋予的优惠计算公式直接降低应纳税额;简而言之,就是无需通过复杂的计税基数计算,直接估算出税款金额。包括:核定征收方式、简易征收方式。优惠计税利益的载体(节税工具)包括:(1)核定征收方式:核定征收资质的企业、委托代征资质企业等(2)简易征收方式:自然人人头、小规模纳税人企业等

5.优惠税率利益

主要是指税法规定的在特定情况下纳税人有权适用的低于一般情况下的低税率。包括: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政策、高新技术企业15%税率政策等。

优惠税率利益的载体(节税工具)包括:高新技术企业、税收洼地注册企业、小型微利企业等。

6.递延(迟延)纳税利益

递延纳税利益,主要是指纳税人在特定情况下可以附期限地缓交税费,获取税款的时间价值。比如:个人非货币出资递延5年纳税,所附期限为5年。

迟延纳税利益,主要是指纳税人在特定情况下可以附条件地缓交税费,获取税款的时间价值。比如:符合条件的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被激励对象取得的股权在取得时不纳税,递延至出售之日起纳税,所附条件为出售之日,如被激励对象一辈子不出售,则该笔业务一辈子无需交税。

递延(迟延)纳税利益的载体(节税工具)包括:壳企业、自然人人头等。

?32.3.jpeg

(三)节税工具的来源

节税工具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1.交易本身产生的节税工具

一般情况下,交易往往会取得收入并产生成本、费用,而该成本、费用往往在计算税费时可以起到抵免作用。由此可见,因交易本身产生的成本、费用就是节税资源,而该节税资源的载体(比如:发票、财产原值凭证等)就是节税工具。

2.内部节税工具

内部节税工具是指纳税人自己拥有的节税工具。无论纳税人是何种身份,其自身或多或少存在节税资源。比如:每个自然人每年有6万元的个人所得税免税额、每月有5000元-20000元的增值税起征点;而企业只要存在成本、费用,就能有效运用抵扣企业所得税。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尤其是企业集团而言,而内部往往就具备大量的节税工具,如能妥善利用,每年整个企业集团可以节省大笔税费。因此,企业规模越大,对税务筹划工作就越重视,很多大企业直接内设税务总监一职。而税务总监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妥善利用企业的内部税务工具。

3.外部节税工具

内部节税工具是指纳税人自身不具备的需要从外部采购的节税工具。一般情况下,从外部采购节税工具往往会触犯法律的合规底线,比如支付开票费取得虚开发票。但并非所有外购节税工具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只要操作得当,完全可以以合法合规的方式取得外部节税工具。